電子元器件市場發展策略解析
事件:
"電子元器件行業"各公司中報業績已經全部批露。剔除了設備儀器類和已近淘汰的彩電類企業后,統計的66家電子元器件企業中,整體營業收入增長了48%,63家企業營業收入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增長超過50%的有35家。56家企業實現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增幅超過100%的有29家,超過50%的有37家。由于63家企業去年中報扣除非經常損益后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是負值,整體比較不再有意義。45家企業毛利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細分子行業半導體、LED、PCB、無源器件、光學元件、電聲器件分別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觀點:
一、本次業績大幅增長的幾個因素
1.壓抑需求釋放和庫存回補帶動產能利用率達到歷史高位是此次增長原因之一.
我們把我國上述66家電子元器件上市企業和全球半導體銷售收入進行了對比,發現其波動規律幾乎完全一致,而且時間先后也一致,如圖1所示。這是因為芯片、PCB、無源器件、光學元件、電聲器件等都是構成整機的部件或配件,因此他們之間和變化有很強的相關性。另一方面,從產業角度來看,電子信息產業是一個高度全球化的產業,應該是目前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產業,其中包括產業組織分布、產品、市場、技術、標準、供求、價格、人才的全球化。所以半導體行業的運行特征基本能反映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運行特征。
08年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致使終端廠商對市場未來充滿憂慮,紛紛減少投資和上游廠商訂單,因此,從08年3季度開始,全球電子元器件行業開始出現訂單下滑,而業績在08年四季度表現出來,糟糕的業績一直持續到09年3季度。從09年3季度開始,全球經濟復蘇,企業信心增加,開始增加投資和補庫存,以滿足將近一年被廠商刻意壓抑的消費需求,電子元器件廠商訂單持續增加,09年四季度業績已經恢復到經濟危機前的水平。到10年上半年,產能利用率達到了歷史的高位,以芯片為例,根據全球晶圓產能組織統計,二季度晶圓產能利用率達到了95%,甚至出現了芯片設計廠商排隊等待代工廠接訂單的情況,這也是為什么今年全球半導體代工企業紛紛增加投資預算購買半導體設備的重要原因。我國電子元器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產能利用率幾乎也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如士蘭微、萊寶高科、水晶光電、蘇州固锝,甚至某些公司產品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2.新產品和新應用集中涌現是此次增長的原因之二
如果僅僅是產業自身調整表現出來的需求和庫存修正還不足以維持當前的景氣高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新產品和新應用集中涌現。比如移動互聯網、傳感網、智能手機、LED液晶電視、平板電腦、觸摸屏、汽車電子(傳感、導航、娛樂)、節能照明、智能建筑、智能交通。回顧過去幾年的歷史,從來沒有出現目前如此多的新應用和新產品集中出現的情況。
這些應用和產品本來在08年底和09年就會開始發力,但由于經濟危機的到來,不管是終端企業、還是上游電子元器件企業,都以謹慎的態度推遲了新產品和新應用的研發、制造和推廣,所以最后集中在10年上半年出現。
3.國內企業競爭力增強和中低端產品轉移是此次增長的原因之三
08年經濟危機的發生實際上對于國內電子元器件廠商是一個利好因素。因為它加快了國外生產中低端產品企業陷入困境的速度,在持續虧損壓力下,這些企業關閉一些產能,這些關閉的產能轉移到國內的企業。比如士蘭微在經濟危機時從日本以6000萬低價買進一條6英寸生產線。
另一種轉移方式是國外企業放棄生產,直接將產品委托給代工長生產,然后以自己的品牌進行銷售,例如蘇州固锝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受益,通過OEM方式其實也是國內企業跨入某行業比較好的方式,在初始階段可以規避市場風險,在積累足夠的技術和市場經驗后,就完全就可以以自由品牌進行銷售。
除此之外,在金融危機背景之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歐洲的企業由于缺乏成本彈性,產能擴張成本較高,整體競爭力大為下降。而國內企業擁有低成本和大市場優勢,一旦市場復蘇,可以快速的最大限度的擴大產能,搶占市場。另外,本身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在技術天花板效應下,國內企業技術在中低端產品與國外廠商的距離逐漸減小甚至消失,如萊寶高科觸摸屏,歌爾聲學的聲學產品。在IT行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規律,一旦某種技術被中國人掌握,國外企業很難與中國競爭,他們的唯一選擇就是和合作或退出,否則會陷入成本戰和價格戰的泥潭,這個規律被中興和華為表達得淋漓盡致,該規律同樣適用于電子元器件行業。
二、國內電子元器件行業目前估值處于高位
電子元器件企業今年的實際業績與當前市場的預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因為目前已經是9月,3季度的業績幾乎是定數,部分企業訂單能見度已經到達4季度。因此現在估值基本上反映的是市場對11年的預期。現在的板塊PE(TTM)值為50,市場預測的10年動態PE值在40左右,應該來說處于高位運行狀態。因為在10年,幾乎所有的電子板塊企業從1季度開始到現在一直處于歷史最佳經營狀態,產能利用率幾乎達到了極限。因此11年電子元器件企業整體銷售收入增長率能達到20%就屬于樂觀預期了,當然20%銷售收入增長或能帶來凈利潤50%增長。我們認為11年實現這樣幅度的增長還是有可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前面提到的集中出的新產品和應用目前還處于普及期前期,并未到達成熟期,如果這產品持續發力,有可能帶動當前電子元器件行業景氣度跨過2011年,讓其一直處于高位運行狀態,這也是我們在中期策略會上強調的一個觀點。
三、近期投資思路:把握新產品新應用和產能轉移,尋找細分子行業龍頭企業
前面上半年增長因素中,壓抑需求釋放和庫存回補不可能再成為增長的動力,而新產品新應用、產業轉移兩個因素還能繼續推動相關公司在11年出現優異的表現。圍繞這兩條主線,可以把注意力鎖定在那些有能力把握這些機遇的優質企業,假以時日,這些企業有望能成為行業領域里面的龍頭企業,即使行業出現沒有事先預料到的向下調整,這些企業也能化險為夷,風雨之后,將更快的成為更大的龍頭企業,因為每一次行業危機都是大浪淘沙,剩下的是真正的金子。
基于這樣的思路,我們推薦:
1、在半導體分立器件領域里長期耕耘的華微電子、蘇州固锝、士蘭微。這些企業未來幾年將長期受益低、中、高端產能轉移帶來的增長,目前3家公司的產品已經得到市場的認可,并積極向海外拓展,產品供不應求,并且華微電子和士蘭微在接下來的1-2年很有可能實現IGBT量產。
2、LED領域的三安光電和士蘭微。三安光電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制造全色系LED的企業,公司制造LED歷史較長,擁有充分的技術和人才儲備,未來能夠快速利用新購的107臺MOCVD設備。而士蘭微在LED領域的優勢在于敏銳和穩重,以及注重技術積累,而不是盲目的擴張。公司從2005年開始進入LED領域,2006年擁有2臺MOCVD,2007年增加到4臺,2008年增加到6臺,2009年增加到8臺。2011年初將達到16臺。每次擴產都是經過了充分的市場和技術論證進行的,而且公司即將進入LED白光照明領域。LED行業前景廣闊,目前來講仍舊是技術比規模重要,否則盲目擴展會帶來落后產能的風險,因此我們非常看好士蘭微在LED領域的穩守穩攻的策略。最近公司發布公告,獲得了杭州市政府的MOCVD設備采購補助,并新增采購30臺MOCVD設備。
3、觸摸屏領域的萊寶高科,我們在報告《平板電腦超預期,萊寶高科被低估》里闡述了萊寶高科未來將受益于平板電腦普及帶來的觸摸屏需求。
4、連接器領域里的得潤電子,看點是得潤電子將在四季度開始CPU連接器的批量生產,技術突破和品牌度提高之后將迎來產能轉移的高速增長。
5、PCB領域的生益科技,主要看點是非公開增發項目撓性PCB覆銅板、剛性HDI PCB覆銅板、LED高導熱PCB覆銅板,這些產品的需求都是由新產品如個性化消費電子、智能手機、LED背光源電視催生的,未來的回報具有比較大的確定性。從歷史看,公司銷售收入保持30%的復合增長率,而全球PCB只有不到10%的增長率,顯然是受益于產能轉移。預計公司未來有25%的復合增長率,而市場預測的公司10年PE值只有21,估值相對偏低。
6、電聲領域的歌爾聲學。公司在電聲領域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擁有三星、惠普、思科、LG、松下、西門子、NEC、富士康、偉創力、華碩、聯想、京瓷、中興通訊、繽特力、哈曼(Harman)、羅技(Logitech)等在內的優質客戶資源。公司將憑借不斷增強的技術整合能力,進一步融合聲信號處理技術、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MEMS技術,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聲學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未來有很強的成長動力,繽特力產能轉移完成,一些新產品如消費電子聲學系統、短距離無線通訊模組、TV用3D眼鏡開始批量進入市場,由于這些新產品都是與圍際龍頭企業共同開發的,對公司明年收入的貢獻有相當大的確定性。因此公司未來將雙重受益于新應用和技術突破帶來的產業轉移。
7、安全應用芯片龍頭企業國民技術。在一切應用基于互聯網的趨勢下,本機和網絡訪問的安全性是企業和個人越來越注重的問題。安全支付、安全存儲、可信計算剛剛處于推廣期和普及前期,未來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國民技術安全芯片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80%,未來將從橫向和縱向拓展安全芯片的應用領域。
TAG: